
沙退绿进绘新卷 湿地鸟鸣谱生机
来源:
吴忠市红寺堡区林业和草原局
作者:
田莹
日期:
2025-07-15
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、毛乌素沙漠前缘,常年干旱少雨,是宁夏生态环境最为脆弱最为严重的地带。历经二十多年波澜壮阔的生态建设,谱写了“沙丘起高楼,荒漠变绿洲”的生态建设壮歌,实现了从“沙逼人退”到“人进沙退”的历史性转变,让干涸的湿地重焕生机,水域面积稳步扩大,芦苇、菖蒲等水生植物连片生长,形成了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,为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质栖息地。
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,让鸟类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。据统计,目前红寺堡区已观测到鸟类种类较十年前显著增长,其中不乏大天鹅、灰鹤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。每到迁徙季节,成群的候鸟在此停歇、繁衍,白鹭在水面嬉戏、雁鸭在浅滩觅食,鸟鸣声与风声、水声交织,构成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。
从黄沙漫漫到水草丰美,从飞鸟罕见到群鸟栖息,红寺堡的生态变迁,既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成果,更印证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深刻内涵。下一步,红寺堡将持续加强湿地保护与修复,让这片从荒漠中崛起的绿洲,成为更多生灵的幸福家园。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